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短篇文学 > 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 作者:王安忆 | 书号:40454 时间:2017/9/16 字数:14594 |
上一章 第二讲 处女作 下一章 ( → ) | |
这堂课我主要想谈处女作,作家的处女作。我非常重视作家的处女作。我觉得在这之中有一些东西是非常可贵的,等到作家成长起来,成![]() ![]() ![]() 这种世界的特征就是完全的立独 ![]() ![]() ![]() ![]() ![]() 譬如陈凯歌的第一部电影《⻩土地》,他自己也承认在《霸王别姬》以后,他还是回顾他的《⻩土地》,他认为其中有许多很宝贵的,他现在已经失去了的,而且是没有办法挽回的东西,无论他以后走得多么远,多么成 ![]() 我这里说的处女作不是指第一个作品,而是指创作者第一个阶段的作品。因为第一个作品有时候不太好说,第一个作品存在很多写作能力上的问题。他不能比较 ![]() ![]() ![]() ![]() 我已经肯定了处女作具有原始人世界的特征,那种刚看见太 ![]() ![]() ![]() ![]() 然后,我以为批评的武器有两种:一种是否定,一种是怀疑。当然我在课上所说的一切都带有和同学们探讨的意思,不是绝对的。但我在阐述我的观点的时候,也许会使用极端的语气和例子去強调。在我看来,如果我们要在这两者之间比出⾼低的话,我觉得“否定”要比“怀疑”低级,不如“怀疑”⾼级。因为你是天,我就是地,它有一个参照,由此来说,否定也是在被约束的、被左右的前提之下才成立的。有正才有否“否定”也是受规定制约的,实际上是遵从了这个规定然后去否定。我站立的位置总是和你对立,只需要不満和愤怒作冲动,就可 ![]() ![]() ![]() ![]() 首先,我想举的是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王蒙出生在1934年,这篇小说是他1956年创作的,当时他22岁。从发表的时间看,应该算是他的处女作。但我估计王蒙写作的经历在这之前已经开始,这只是他在此处女作阶段的一个比较成 ![]() ![]() 同时,王蒙整个文化观念受到了苏联文学很大的影响。无论苏联今天发生了什么,今天对他们的文学我们怎样批评,苏联的文学以及他们所承继的俄罗斯文化里面那种崇⾼的观念却无法忽视,这种观念是非常強大的。王蒙这批年轻人,在他们的思想、情感方面,非常受苏联文化的影响,崇⾼,有理想,追求真理,虽然不知道真理是什么,可他们一心地要真理。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后来则很戏剧 ![]() 这篇小说写了一个名叫林震的年轻小伙子,是个教师,年轻共产 ![]() ![]() ![]() ![]() ![]() ![]() 它写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即总农艺师、她参加了集体农庄之后,和拖拉机站长进行了一场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这女孩子非常勇敢,独⾝对官僚主义进行斗争,付出了代价。这个女孩子叫娜斯佳,那位叫林震的小伙子就在书的扉页上写了“我要做娜斯佳那样的人,像娜斯佳那样生活”这样的话。他一心想投⼊到一场壮丽的事业中去,可他所面临的组织部,充斥着非常琐碎的事务 ![]() ![]() ![]() ![]() ![]() 这时他发现有两个世界,都是他无法解释的,一个是小说的世界,那么清清楚楚的,好是好,坏是坏,前进是前进,退步是退步,而另一个生活的世界,却是那么含糊,他觉得这个世界实在不对劲,但他指不出来。他有时候站在局外,站在院子里,听见打字机哒哒响,开会的报告声和发言声,电话叮铃铃响,人们跑进跑出,不噤感受到组织部的沸腾的气氛,使他 ![]() ![]() ![]() 但整个气氛完全不是他所想象的。其中有一个场面写得非常好。在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之后,组织部开会,终于决定处分这个有问题的基层厂长。这天晚上,开完会后,组织部副部长,叫刘世吾的,老 ![]() ![]() ![]() ![]() ![]() ![]() ![]() ![]() ![]() ![]() ![]() 那么他怎么解释今天呢?又如何判断今天的好坏?今天,你说他不对,他又明明在创造成绩。正好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与爱情有关的事。那个叫赵惠茹的女同志,比他年长,对他非常亲切,使他到了新单位感到温暖。他到她家去,就⾝心感到休息和安慰。这时候却有了传言。 也就是在那一天晚上,这个副部长告诉他:你要注意些,她对你的感情有些不对劲了。这对他又是个很大的刺 ![]() 他回到宿舍里,坐到 ![]() ![]() ![]() 他不是成年人,辨别不了是非,可这些⿇烦都围绕着他,使他无法脫⾝,他 ![]() ![]() ![]() ![]() ![]() ![]() ![]() ![]() 这个作家我想你们都知道,他是一个当代非常重要的作家,一个捷克人。我要分析的是·他的《玩笑》,这部小说就更难说是否是他的第一篇了,但确实是他最初阶段的作品,长篇里的第一部,我坚持将其作为处女作,是因为其中带有很強的处女作的特征。我对这位作家的评价不是那么非常的⾼,我觉得他是很有趣的作家,很有意思,当然是个很重要的作家。我觉得在当代,20世纪的作家,都很难对他们有很⾼的估价,我觉得他们创造的困难越来越大,自由越来越少,与现实贴得太近,无法创造一个如亚里士多得所说的“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的”世界。米兰·昆德拉的后来最有名的作品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比较著名,表达他的人生观,哲学观相当流利,写得非常帅,非常漂亮,相当不错。但在《玩笑》当中有种非常动人的东西,这种东西在他后来的作品里面慢慢消失了。他后面的作品充満了思辨,思辨能力非常之強,而那种感 ![]() ![]() ![]() ![]() ![]() ![]() 这个故事以几个人自述的方式,最主要的一个自述人,即主角,路德维克,是个男 ![]() ![]() ![]() ![]() ![]() ![]() ![]() ![]() ![]() ![]() ![]() ![]() ![]() ![]() ![]() ![]() ![]() 他试图又建设了一个。在惩戒营里,他认识了一个人,叫昂萨克,完全是个街头流氓,他进惩戒营是因为报私仇和察警打架。察警怎么能打呢?他是家国机器,代表了家国权力,昂萨克当然就成了政治犯。 这个人非常潇洒,他本来是很好的机械工,很有技术,书中这么描写他:“他没有任何依恋,也不关心未来,这给了他一种无忧无虑,目空一切的自由感。”路德维克进了惩戒营,成天闷闷不乐,和周围的人不说话,有一天在井下挖煤,四周很黑,相互看不见,忽然之间就听到旁边有人对他说:“你是聋了还是哑了,成天不说话。”一听便知是昂萨克。昂萨克说你何苦如此,生活已经很苦了,难得一次休息,别人都出去泡妞,喝酒,你还在这儿苦思冥想,或者劳动,何苦磨折自己。路德维克也表露了一下自己的心情,觉得很苦恼,不该属于这里。昂萨克很生气:你这话什么意思?难道说我们就该属于这里吗?这句话其实是很见真理的,它使路德维克有了新的觉悟。就这样,昂萨克将路德维克拉到了他们的世界。这实际是一种妥协,完全是为了将自己空⽩的时间填満,或者说将空了的人生舞台再塞进点东西。路德维克慢慢放下架子,和他们在一起了。⽇子过得还可以,这些人很会闹,作弊,捣蛋,休息⽇跑出去泡妞。但他心里面总有些东西妨碍着他,当他胡闹到某一程度时他就⼲不下去。什么程度?比如说当 ![]() 这个世界对于他的好处,就是他从社会的中心走到了社会的边缘。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在这样一个意识形态的家国里,知识分子都有种貌似精英的位置,好像是站在中心位置,而实际上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往往是站在边缘地带,不可能是主流 ![]() ![]() ![]() 他就是在这个地方,过不去了。 然后又有一个人,亚历克夏上场了。这是个很年轻的政治犯,比他们晚到惩戒营,他所以到此来是因为其⽗是个“托派”已经被府政抓起来了,株连九族,就将他抓进政治犯惩戒营里来了。这个人是怎么样一个人呢?非常年轻,共产 ![]() ![]() ![]() ![]() ![]() 而这一举动却使昂萨克之流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亚历克夏可以和⽗亲断绝关系,就可以背叛一切,他们就判定他是坏蛋,说这才是真正的叛徒呢,是那种会告密的叛徒。其实他倒并没告密,但他这种形象却规定了他一定是个告密者,大家就把他孤立起来了。他在里面的⽇子非常难熬,他坚持自己的信仰到最后一刻,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孩子。 后来终于发生了一件事。这一天他们刚从矿底下爬上来,累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时候,管理他们的士兵和上官生偏想做一个游戏,举行接力赛跑,犯人和士官生比赛,士官生们平时也蛮无聊,拼命跑,觉得游戏很开心,但对于惩戒营的犯人来讲,这是不堪忍受的。大家就出主意,全都慢慢地跑,怪腔怪调,或是装瘸子,和他们胡闹。最后的形势自然是士官生们早跑到终点了,这边还远没跑完,还在拖拖沓沓。最后一 ![]() ![]() ![]() ![]() ![]() 第二天早上大家发现他没起 ![]() ![]() ![]() 这之后他所遭到的厄运是一个连一个,不断加刑。总算服完刑之后却必须和煤矿签约,否则再加刑,就像我们劳改农场期満后还得留场的意思。他受的罪不得了,心里面的愤怒也⽇益增加,而且他的时间舞台又一片空虚了。原来还有昂萨克的世界可以提供他以人的最本能的 ![]() 有一个他的好朋友,这人叫泽曼尼克,他的 ![]() ![]() 他的小计划是引勾海伦娜,他要和海伦娜做一次爱,他的计划随着机会的来临逐步形成。这时政治形势好转,他已离开了煤矿,到一个研究院做了一个也算是导领的工作吧,海伦娜是个广播电台的记者,由于采访和他有了接触,一旦知道她是泽曼尼克的 ![]() ![]() ![]() ![]() ![]() 他又碰到了泽曼尼克,带着他的小女朋友,才23岁。他还在那个大学,教马列主义思想,这23岁的姑娘是他班上生学,也学马列主义的。他觉得自己的复仇第一步已惨败,即海伦娜是被抛弃的,第二步还要惨,他发现泽曼尼克已经变了,他变得思想很解放,他称自己教的马列主义是教哲学,思想非常开放。尤其是他的小女朋友,完全是一个现代青年,对马列主义有一套非常透彻的看法,她不过把它作为一门学术来看待,且对他们这一代人表示不理解,以为他们那些政治运动都很荒唐,像游戏,像玩笑。路德维克感到在那个小女朋友面前,庒 ![]() ![]() ![]() ![]() ![]() ![]() 这个姑娘名叫露西,出现在他最暗淡的⽇子里。惩戒营中不是两个星期一次假期吗?当他不再和昂萨克们混在一起,假期里就跑到这个城市中闲逛,遇见了一个电影院。这是这小城市唯一的一个电影院,所以它不需要名字,就叫“电影院”正在放《名誉法庭》,就是当年他的女朋友想效法里面的女主角去拯救他的电影,他一看名字就倒胃口了。正当他往回走时,看见了一个姑娘。这女孩子很普通,很平凡,穿了一件旧的短大⾐,显然袖子是短了,头发也 ![]() ![]() ![]() 她走到一个钟楼眼前,有个石凳子,她坐下来,看着钟,等电影开场。 这一情景使他很奇异地有点感动,他也买了张电影票,跟着女孩子走进电影院,和她一起看电影。作者很细致地写这一切,这一切都是使他有触动的:女孩坐下来,把那件破大⾐脫下来叠好,放在膝盖上,然后看电影,看好后再穿大⾐,他就帮她拉拉袖子,这时候那女孩回过头,很感 ![]() 比如,他有一阵总被惩罚,假期被取消,而露西静静地来到惩戒营铁丝网外边看着他 ![]() ![]() ![]() ![]() ![]() ![]() 这里还有一段也是很有意思的。是关于“国王们骑马”的民俗活动。有人扮成了国王,骑马到处去募捐,要喝酒,唱歌,跳舞,这仪式似乎很神秘,无人知道它的含义,它的来历。正如埃及象形文字对那种看不懂它的人,他们仅仅把它当作是奇异的草图,它们的确是很美的。国王们骑马也是很美的,它原初想传达的意蕴,早已不为人知,留下的只是更加鲜明突出的动作,⾊彩,话语。当此书第一次出版时,这一段落被出版社全部删去,认为无关紧要,离题太远,其实这段非常重要。米兰·昆德拉在探讨人的心灵世界的形式。他仔细描绘这仪式的细节。很奇怪的,骑在马上的国王是一个女 ![]() ![]() 这本书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本书,作为一部小说,也许不像后来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那样具有清晰深刻的理 ![]() ![]() ![]() ![]()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来衡量处女作的价值。先来说处女作和成 ![]() ![]() ![]() ![]() ![]() ![]() ![]() ![]() ![]() |
上一章 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 下一章 ( → ) |
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是知名作家王安忆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短篇文学,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王安忆撰写的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