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灵魂只能独行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灵魂只能独行 作者:周国平 | 书号:44346 时间:2017/11/24 字数:3317 |
上一章 执迷者悟悲观?执著?超脱 下一章 ( → ) | |
一 人的一生,思绪万千。然而,真正让人想一辈子,有时想得惊心动魄,有时不去想仍然牵肠挂肚,这样的问题并不多。透底地说,人一辈子只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视同仁无可回避地摆在每个人面前,令人困惑得⾜以想一辈子也未必想清楚。 回想起来,许多年里纠 ![]() ![]() 如果人能永远活着或者活无数次,人生问题的景观就会彻底改变,甚至 ![]() ![]() ![]() 二 无论是谁,当他初次意识到只有一个人生这个令人伤心的事实时,必定会产生一种幻灭感。生命的 ![]() ![]() 捷克作家昆德拉笔下的一个主人公常常重复一句德国谚语,大意是:“只活一次等于未尝活过。”这句谚语非常简练地把只有一个人生与人生虚无画了等号。 近读金圣叹批《西厢记》,这位独特的评论家极其生动地描述了人生短暂使他感到的无可奈何的绝望。他在序言中写道:自古迄今“几万万年月皆如⽔逝、云卷、风驰、电掣,无不尽去,而至于今年今月而暂有我。此暂有之我,又未尝不⽔逝、云卷、风驰、电掣而疾去也。”我也曾想有作为,但这所作所为同样会⽔逝、云卷、风驰、电掣而尽去,于是我不想有作为了,只想消遣,批《西厢记》即是一消遣法。可是“我诚无所 ![]() 古往今来,诗哲们关于人生虚无的喟叹不绝于耳,无须在此多举。悲观主义的集大成当然要数佛教,归结为一个“空”字。佛教的三项基本原则(三法印)无非是要我们由人生的短促(“诸行无常”),看破人生的空幻(“诸法无我”),从而自觉地放弃人生(“涅槃寂静”)。 三 人要悲观实在很容易,但要彻底悲观却也并不容易,只要看看佛教徒中难得有人生前涅,便⾜可证明。但凡不是悲观到马上杀自,求生的本能自会找出种种理由来和悲观抗衡。事实上,从只有一个人生的前提,既可推论出人生了无价值,也可推论出人生弥⾜珍贵。物以稀为贵,我们在世上最觉稀少、最嫌不够的东西便是这迟早要结束的生命。这唯一的一个人生是我们的全部所有,失去它我们便失去了一切,我们岂能不爱它,不执著于它呢?诚然,和历史、宇宙相比,一个人的生命似乎等于零。但是,雪莱说得好:“同人生相比,帝国兴衰、王朝更迭何⾜挂齿!同人生相比,⽇月星辰的运转与归宿又算得了什么!”面对无边无际的人生之爱,那把人生对照得极其渺小的无限时空,反倒退避三舍,不⾜为虑了。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疆界,最要紧的是负起自己的责任,管好这个疆界,而不是越过它无谓地悲叹天地之悠悠。 古往今来,尽管人生虚无的悲论如缕不绝,可是劝人执著人生爱惜光 ![]() 四 可是,一味执著也和一味悲观一样,同智慧相去甚远。悲观的危险是对人生持厌弃的态度,执著的危险则是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 所谓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倒未必专指那种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行径。弗罗姆在《占有或存在》一书中具体⼊微地剖析了占有的人生态度,它体现在学习、阅读、 ![]() ![]() 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把它 ![]() ![]() 我们不妨眷恋生命,执著人生,但同时也要像蒙田说的那样,收拾好行装,随时准备和人生告别。⼊世再深,也不忘它的限度。这样一种执著有悲观垫底,就不会走向贪婪。有悲观垫底的执著,实际上是一种超脫。 五 我相信一切深刻的灵魂都蕴蔵着悲观。换句话说,悲观自有其深刻之处。死是多么重大的人生事件,竟然不去想它,这只能用怯懦或糊涂来解释。用贝多芬的话说:“不知道死的人真是可怜虫!” 当然,我们可以补充一句:“只知道死的人也是可怜虫!”真正深刻的灵魂决不会沉溺于悲观。悲观本源于爱,为了爱又竭力与悲观抗争,反倒有了超乎常人的创造,贝多芬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內心蕴蔵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脫的眼光看待成功。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 超脫是悲观和执著两者 ![]() ![]() 由于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悲观的深渊。执 ![]() ![]() ![]() 1990.10 |
上一章 灵魂只能独行 下一章 ( → ) |
灵魂只能独行是知名作家周国平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综合其它,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灵魂只能独行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周国平撰写的灵魂只能独行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灵魂只能独行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